主页 > 新闻动态 > 新闻资讯
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  • 13384140006(同微信)
  • 024-43625199 官方网站:http://www.bxxlhyxh.com/
  • service@bxxlhyxh.com
  • 辽宁省本溪明山区水塔路11栋6号
新闻资讯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新闻资讯

为什么你总是沉迷幻想

来源:本站整理 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2.02.10        浏览:781 次
这是现在社会中多数人的常态:遇到某些问题,他们每天花部分时间沉迷在“幻想”中,在大脑中出现一个“梦幻的世界”,幻想一切非常美好。譬如,上学时明知道唯有努力才能考出好成绩,但脑中总浮幻出“考试后成绩优异的场面”而忘记当下的努力;碎片化时间想做短视频,却总在行动前幻想出“视频发出后”点赞量无数的喜悦场景。工作后总幻想自身像那些创业大佬一样实现财务自由,回到现实一看,自己依然是公司中的一员,每天早九晚五
这是现在社会中多数人的常态:

遇到某些问题,他们每天花部分时间沉迷在“幻想”中,在大脑中出现一个“梦幻的世界”,幻想一切非常美好。

譬如,上学时明知道唯有努力才能考出好成绩,但脑中总浮幻出“考试后成绩优异的场面”而忘记当下的努力;碎片化时间想做短视频,却总在行动前幻想出“视频发出后”点赞量无数的喜悦场景。

工作后总幻想自身像那些创业大佬一样实现财务自由,回到现实一看,自己依然是公司中的一员,每天早九晚五挤在地铁中,连某件小事都做不好。

这些幻想也许刚初露苗头,也许已根深蒂固,严重者会造成思维固化深入路径依赖,最后折射到行为层面是“拖延症,不自律,爱高估”进而焦虑不堪。

怎么办?

身边的人会告诉你“别瞎想,先行动”,你认为也很对,但行动不久又回到此状态,为什么?

不是方法的问题,而是大脑认知思维方式接受信息过度造成阈值过高。

简单来说:在做某件事前会提前透支自身“奖赏系统带来的反馈”

习惯把一件很简单的事看得很遥远,然后从遥远状态要求当下,做不好就会压抑,越不想它,它就越出现在潜意识中。

最主要问题,你会将自身局限在某个幻想的“禁锢圈”,难以跳出。

今天,从认知心理学角度,带你从根源解决了解幻想的本质背后的问题,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。


幻想中的阈值


先来讨论下:什么是幻想?


它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主动状态,如同剧本一样,一次次在脑中排练意向的形态,主要分为“积极”与“消极”两种。


前者符合客观规律与社会要求,所想状态在现实中可以实现;


后者不切实际,犹如你想插上翅膀,天空翱翔等,但不管哪种都会让大脑对某件事期望值“理想化”。


若预期过高就会产生极强负能量,有时也不被自身所察觉,直到脑中理想剧本未按照设想进行,造成实际行动被破灭才会做出反思改变。


换言之,幻想就是“带着索取的美好愿望”



那强迫幻想,进而你可理解为每次行动前都习惯让自己反复回忆,强制联想的一种状态。


如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,是否产生额外疑虑,对别人有无影响等情况发生,主要特征担心考虑不周或不够完美。


那,人为什么会喜欢幻想


总结而言,人天生“拥有自由的思维方式”和想要获取“满意的状态”。



从前者角度出发,创新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本领,换言之,影响创造的主要因素在于知识,智力和人格。


我们每天疯狂摄取知识,以及对它的理解在脑中形成独特的洞察力,然后结合专业的技术进而对问题进行解刨,这一切是创造的基础。


所以,用发展眼光看,世界要求人的思维要随机应变,举一反三,达到变通与流畅的特征,因此自由的思维方式造就我们对“各种事物产生推演,模拟的状态”。


比如,遇到复杂问题,如果不能即刻调取已有认知经验解决,你就会幻想“我有无其他人的方法可借鉴”,别人是否遇到过相同问题等。


幻想本身是用来做基石假设,但要知道人每天都在接受新知识,大脑当中的内容不断增加,让人的幻想丰富度也进而提升,加上人的感性脑又对“喜怒哀乐”无法抗拒,这些种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为“想法多样”。


它犹如诗人站在山峰高处,一览众山小的景象有感而发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


再说后者,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冒出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,核心都希望自身达到某种“满意的状态”,你想通过设想的路径去实践,甚至为某些事设定好最终结果。


譬如,想象着自身犹如某明星帅气有能力,漂亮又多金等。


换言之,积极的幻想,可以让人的思维短期逃避现实的痛苦,进一步拉近心理感的落差,从而让自身有行动的力量


就好比,你想减肥若以数字驱动坚持不到半个月就会放弃,但以某种身材体型为画面,把期望值进一步往此状态拉拢,也就拥有付出的动力,在你的心中状态阈值很重要,它决定你是否行动或放弃。


那什么是人的“状态阈值”?


总结为“你期望”与“现实差距”中间的临界点。


换句话说,若理想界限过高会造成行动力降低,若临界线与现实差距过低,那很容易驱动行动力,它也是人判断事物处于什么状态重要设定。


进一步而言,状态阈值两边代表不同结果。


譬如,我们假设阈值为1,大于1则判定某件事不能进行,小于1尚可接受;好比举哑铃,30个可以接受若再加高于5个,可能体力就会透支。


但你不知道的是,阈值会因“持续比较”引起“量变到质变”,它也是让人幻想欲望拉高的一把尺子。



前者多数出现在训练场景中,如肌肉,体能某个动作的刻意练习后不断增加;


后者是心理作用的安慰剂,让你一个持续和某个人比较,那期望值会不断拉升。


因此,不论你在任何场景里(刷手机,与人沟通)做任何事情,你的阈值是持续上升的;当然最可怕的是,阈值的上升如同自然界的熵增,几乎不可逆。


这一切犹如:


某些男明星的欲望,拥有金钱权利,就想要其他方面带来的快感;


女生爱看恋爱剧,越追越想追;


成功人士爱喝茶,好茶喝的多再品尝烂茶就难以下咽一样。


进一步而言,它也包含“积极”与“消极”两个维度。


比如,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往往有两大危险源,其一是金钱,再者关爱。


家庭富足、父母怜爱的女孩子,很难被有钱大叔和屌丝男士骗走,因为她不缺钱和爱,从积极上理解它也是种抵抗能力,越高代表越强。


消极一面相对痛苦,你看那些阈值高的大佬,很多东西不能满足自身,于是他们就会陷入沉思,最终会选择在菩提树下悟道或“学习哲学”,为什么?


他们不为生计发愁,有充足闲暇时间思考,因思考而发现物质不能衡量“本质或真相”,于是也只有通过思考的升华来带来认知快感


总结而言,阈值会改变一个人状态,让其内心幻想的持续升温,进而难以满足。


根据认知阈值理论研究的演变(2018)指出,这世界上每个人获得快乐的条件不同,对于阈值定位也不同。


有人会因一顿热腾腾饭菜而感到满足,有人会因为球队赢得比赛而开心,而有人只有活在生物链顶端才觉得人生圆满,要知道这背后的形成与“共同体”发展差异和人思维变化有巨大关系。




编辑:董浩

客服:024-43625199 官方网站:http://www.bxxlhyxh.com/
手机:13384140006(同微信)
地址:辽宁省本溪明山区水塔路11栋6号
辽ICP备20006916号-1    技术支持:逐日科技   
  • 关注我们
  • 关注我们
返回顶部